期刊简介

               本刊是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界最早的一本专业性学术期刊。主要刊登口腔颌面外科及相关学科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的新成果、新技术,以及临床经验等文摘。设有专家论坛、基础研究、临床研究、临床总结、病例报道、综述、讲座等栏目。内容丰富、信息量大、读者面广,深受口腔医学院师生、口腔颌面外科和相关学科的医务人员及科技工作者的欢迎。                

点击详情 >

主管单位: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
主办单位: 同济大学

出版部门: 《口腔颌面外科杂志》编辑部

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: ISSN 1005-4979

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: CN 31-1671/R

邮发代号: 4-532

出版周期 双月刊

创刊时间 1991

出版地区 上海

出版地区 上海

订购价格 206.00

杂志荣誉 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

电子信箱: mlunwen@163.com或mlunwen@126.com

往期目录

首页>口腔颌面外科杂志
  • 杂志名称:口腔颌面外科杂志
  • 主管单位: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
  • 主办单位:同济大学
  • 国际刊号:1005-4979
  • 国内刊号:31-1671/R
  • 出版周期:双月刊
期刊荣誉:第二届上海市优秀科技期刊评比三等奖期刊收录:知网收录(中), 上海图书馆馆藏, 国家图书馆馆藏, 维普收录(中), 统计源核心期刊(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), 万方收录(中), CA 化学文摘(美)
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09年第3期文章
  • 下颌骨囊肿开窗减压术的回顾分析

    目的:探讨保守治疗下颌骨囊肿的方法并评价其疗效.方法:对2000-2006年收治的22例接受保守治疗并随访的下颌骨囊肿病例资料进行综合分析.结果:22例下颌骨囊肿直径为3.5~8.5cm.一期开窗减压术后3~6个月颜面畸形基本消除;术后3、6、12个月X线片复查,囊腔大小分别平均缩小30%、50%、75%;且二期囊肿切除术后6~12个月下颌骨缺损区完全修复.结论:保守治疗较大下颌骨囊肿可以保存下颌......

    作者:蔡明河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冠状切口在面中部复杂性骨折中的应用

    目的:总结经冠状切口行面中部复杂性骨折复位、坚强内固定术的临床应用及注意事项.方法:本组50例患者采用头皮冠状切口行复杂性面中部骨折解剖复位,钛合金接骨板坚强内固定.结果:除4例出现暂时性神经损伤症状,2例出现头皮麻木和感觉异常,1例感染外,其余的病例均一期愈合,面部畸形得到明显改善,咬合关系恢复正常,X线片显示骨折处对位良好.结论:采用头皮冠状切口的坚强内固定技术,可在直视下开放复位,较好地暴露......

    作者:杨辉俊;杨宏宇;罗娟;黄晓斌;彭娟红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CT/MRI图像整合建立半月神经节射频手术的导航界面

    目的:建立CT/MRI配准和融合基础上的卵圆孔与半月神经节共存的手术界面,实现半月神经节与穿刺针关系的可视化.方法:将10例三叉神经痛患者的增强3dFiesta序列的MRI数据和头颅CT数据导入surgViewRFT电磁导航系统,增强3dFiesta上分割出半月神经节图像,单独保存.头颅增强3dFiesta和CT以鼻根点、双侧髁突外侧嵴点3点进行线性配准,在CT/MRI融合基础上二次融合半月神经节......

    作者:陈敏洁;杨驰;顾力栩;张伟杰;赵晶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磁共振影像表现及其临床意义

    目的:通过分析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病例及其磁共振影像(magnetieresonanceimaging,MRI)表现,探讨MRI在诊断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中的意义.方法:回顾分析13例经临床证实的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的MRI表现.包括咬肌间隙感染1例,翼下颌间隙感染1例,颞下间隙感染3例,舌下间隙感染1例,颊间隙感染1例,下颌下间隙感染1例,多间隙感染5例.并分析临床口腔颌面部间隙感染典型病例在应用MR......

    作者:杨春丽;廖建兴;余强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一种单侧唇裂修复术的新方法

    目的:以Millard术式为代表的旋转推进瓣唇裂基本手术方法,术后远期效果受到术者、术式、畸形程度等多因素的影响,手术效果难以恒定.本文介绍一种新的个体化唇裂手术方法,以期解决以上问题.方法:唇裂患者27例,平均手术年龄4.6个月,类型包括单侧不完全性唇裂和单侧完全性唇裂.患侧鼻小柱点依据健侧鼻孔大小而定,避免患侧鼻底下的切口,患侧裂隙唇部切口线重建后形成双侧对称结构,唇部各解剖标志自然状态下复位......

    作者:王国民;杨育生;吴忆来;黄芳;王科;张勇;陈阳;万腾;王悦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多肽、蛋白质药物的载体相关研究

    多肽和蛋白质广泛存在于生物机体里,具有多种多样的生理生化功能,也是一大类具有药用价值的生化物质.一般将少于9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蛋白质列入多肽范畴(Mr在104以下)[1].蛋白质由大约20种氨基酸按照不同的顺序排列组合而成,氨基酸的排列决定了蛋白质千变万化的四级结构,从而也决定了某个特定蛋白质与众不同的理化特性[2].......

    作者:张纲;谭颖徽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口腔鳞癌诱导化疗的临床研究进展

    口腔鳞状细胞癌是口腔颌面部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,其发病率占口腔癌瘤的80%以上[1].因头颈部血供丰富,其生长迅速,易发生转移,5年生存率为45%~50%,特别是癌症晚期,单纯手术或单纯放疗、化疗效果不佳.局部复发率25%~26%,远处转移率达10%~30%.恶性肿瘤的综合治疗方式中,诱导缓解+手术治疗+术后放疗或化疗.......

    作者:孙黎波;郑光勇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Numb在肿瘤发生中的作用机制

    细胞内多基因表达异常是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基础.相关研究越来越多地集中在关键基因的探索,近年来发现的Numb蛋白在肿瘤形成、浸润与转移中的作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.......

    作者:谢蟪旭;王萍;李龙江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颅颌面三维重建成像技术的发展

    三维重建技术使颅颌面外科的发展达到新的高度,其基本原理是将扫描完成后的CT二维图像数字信息,通过三维软件处理重建完成后所形成的三维影像,可任意旋转及切割,并从任意角度和方式进行观察,提高视觉效果及更详细的信息.如颅骨的左右侧对比,参考标志点的可视化以避免重叠等[1],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.......

    作者:张伟;沈国芳 刊期: 2009- 03

  • 颌面部骨组织三维测量法进展

    颌骨是面部软组织附丽的基础,其形态结构的变化必然带来软组织内部的移位和表面形态的变化.既往许多学者对颌面部骨组织形态的测量进行了研究探索,期望找到一种能客观反映和精确测量颌面部骨组织形态的方法,为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.现将颌面部骨组织三维测量方法的进展综述如下.......

    作者:李宏权;杨育生 刊期: 2009- 03